第20届艺博会正式开幕,天雄艺术馆精选作品展出
道在足下
立夏刚过,西樵三子何次联、陈信孝与陈年发联袂画展,邀余为序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,余遭举家遣返西樵,然则故乡欣荣万物的启迪及对丹青的由衷向往追求,令我等因之得以结识并成为挚交,一晃不觉近半个世纪而情谊不减,故要为是展写点什么,也是自然。
有言道“热爱是最好的老师”,此话放到次联等三人身上尤为适合。当初他们学画,除喜欢外,别无其他奢求,与功利更丝毫沾不上边,还得节衣缩食省点钱买纸张笔墨,挤出休息时间写生、寻师、访友,性价比绝对是负值。如是者他们竟然能苦中作乐坚持几十春秋,想想确实不易。历书说立夏乃“万物至此皆已长大”,于人亦可作如是观,这批当年的美术爱好者,从临摹仿效到业余尝试,又从业余尝试踏足专业创作,精诚所至金石为开,若没有由衷的热爱和内心的坚韧,断无今天的成功。
三人均非科班出身,或属先天不足,然则因之而不受条框羁绊,利弊因素便互为逆转。由此大可随心所欲,信马由缰。自然万物,古今佳作,只要合适,不妨顺手拈来为己所用,故路随心出,各通罗马,于是各具面目,百花齐放,皆得精神。
次联作品长于营造意境。即便是寻常花木草虫,不论精简繁复,经他巧妙布局和点染皴擦,总能呈现氤氲迷蒙、幽雅韵致的感觉,直达可雅赏而不可亵玩的微妙境界。
信孝作品胜在气势格局,箇中或得益于商海里捭阖纵横,洞若观火的高瞻远瞩。有云“足迹有多远,心就有多大,心大,眼自能高远”,花木在他笔下皆生意盎然,精神饱满,叫人看得着实妥贴舒服。
年发钟情山水,游心物外。暇閒醉心写生,却从不囿于视觉里的景象,而是由心取舍摆布;取景布局师法古人,但每有新意,在演绎“静逸”与“舒閒”时不忘沁润自己的感情与期许。
立夏紧接着的节令为小满,即“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而未全熟”,故三人纵已“少得盈满”,亦但须谨记仍“未全熟”。且求索之路尚漫长,怠不得,骄不得。
展览以“樵夫问道”为名,借此序,余坦诚相嘱:“道在足下,随心而行!”
陈永锵
2015-5-8于板桥草堂
何次联作品《润物细无声》
何次联作品《野韵》
陈信孝作品《岁月成甘果》
陈信孝作品《岭南风骨》
陈年发作品《樵山过雨》
陈年发作品《万壑秋云图》
第20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于2015.5.15正式开幕。天雄艺术馆驻馆画家:何次联、陈信孝、陈年发参加了此次活动,天雄艺术馆位于D23-25展位。本次展览共展出何次联、陈信孝、陈年发共30多幅精选作品,欢迎各位参观指导。
展览时间:2015.5.15-18日
展览地点:琶洲国际会展中心C馆14.2-15.2